“3?15”投资者保护教育宣传专项活动|资本市场法治升级解读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持续深化,新《证券法》和以新“国九条”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接连落地,标志着证券市场迈入强监管、重规范、促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法规的核心精神?它们又将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一、新《证券法》:严打违法行为,突出投资者保护

新《证券法》是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立法成果,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在多个重要领域进行了重大变革,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全面推行注册制是新《证券法》的核心变革之一。注册制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对证券发行条件进行了精简优化。例如,将公开发行股票“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修订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对证券发行程序进行了调整,废除了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明确证券交易所等相关机构可依据规定对证券发行申请实施审核。这一变革促使资本市场的准入机制更趋市场化,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也是新《证券法》的重要举措。对于欺诈发行行为,罚款限额从原先最高可达募集资金的5%提升至一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的最高罚款额度从6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对行政处罚施行“双罚制”,不仅对发行人予以处罚,对发行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同样给予处罚,对于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引发欺诈发行的情形,也给予高额行政处罚。这一系列规定增强了法律的威慑效能,有效抑制了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新《证券法》新设专章规定投资者保护制度,全面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区分了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针对性地作出投资者权益保护安排;构建上市公司股东权利代为行使征集制度,允许特定主体公开请求上市公司股东委托其代为出席股东大会,并代为行使提案权、表决权等股东权利;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特别是规定投资者保护机构可作为诉讼代表人,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诉讼原则,依法为受害投资者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为投资者维权开辟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路径。


二、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重塑市场生态

新“国九条”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组织实施的落实安排,共同形成了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其中“1”代表新“国九条”本身,它作为核心意见,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方向和战略指引,是整个政策体系的灵魂和纲领;“N”则是若干配套制度规则,涵盖了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退市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上市审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股东及董监高减持等多个方面,这些配套规则是对新“国九条”的细化和延伸,使其更具操作性和落地性。

“1+N”政策体系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主线展开。在强监管方面,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例如,在上市公司监管上,突出全链条监管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从严把上市关、严格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等方面发力;在机构监管上,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等各类行业机构回归本源,做优做强,进一步压实“看门人”责任,引导其端正经营理念,提升合规水平、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防风险方面,强化股市风险综合研判,集中整治私募基金领域突出风险隐患,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多元化的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将重大经济或非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评估内容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框架,建立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

在促发展方面,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投资者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机遇与风险。


法治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也是投资者的保障。新《证券法》与新“国九条”的协同发力,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投资者应主动学习法规,理解规则,敬畏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素养,才能在资本市场的波动中稳握机遇,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