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增速骤降中国外贸遇冷了吗?(转自中新社)

作者:李晓喻

快速增长两个月后,8月中国贸易增速骤然下降。官方最新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6%,增速远逊于7月的16.6%,也明显低于6月的水平。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代表中国外贸遇冷。

纵向对比来看,去年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3.43万亿元人民币(6900亿新元),同比增速高达18.9%。由于基数偏高,今年8月进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是正常的。如果从规模上看,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能在去年同期已经很高的基础上取得8%以上的增长,增量相当大,实属难得。

如果横向比较,近期多个主要经济体贸易都呈降温态势。韩国8月出口额增速仅为6.6%,进口额却大增近三成,贸易逆差扩大到接近100亿美元(140亿新元),创史上新高;德国7月出口甚至比去年同期缩水了2.1%。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外贸表现仍堪称亮眼。

此外,细看中国前八个月外贸表现,在纺织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稳步增长的同时,汽车出口同比增速高达57.6%,这再次表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难以替代。贸易伙伴也更加多元,中国与亚细安、中欧、中美、中韩贸易都保持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甚至出现20%以上的高增长。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中国将大概率成为今年全球贸易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虽然整体没有遇冷,但中国外贸也确实面临不少考验。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称,目前全球制造业景气度继续下滑,欧美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相比7月都有所下降,表明生产需求略降。此外,新兴经济体逐步复苏可能导致疫情中转移到中国的出口订单再度转移、流出,且发达经济体消费修复的主体正逐渐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对拉动中国出口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高凌云也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放大了外需市场不确定性。中国如要巩固外贸增势,既要着眼当下,尽快梳理、评估各地区已落地的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效果突出的予以重点推广;也要兼顾长远,适时出台更多有利于外贸企业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态、研发新产品的政策举措。

针对外贸企业获取订单难度增大,中国商务部日前已经表示,将用好已商签的自贸协定,继续发挥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投洽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指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作为中国最大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中国贸促会也已决定受理以参加国外线上展览会、代参展、远程线下办展等创新形式在国外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项目的申请,为更大范围恢复企业出国参展、获取订单奠定基础。